本想采访几位业内人士,道一道,天下苦秦久矣,没有版号活不下去。

谁知竟不论上市公司,独立CP;市场公关,还是那策划研发,都在检讨自己,说出来的话个顶个的“大逆不道,反行业而行之”,不甚中听,特此披露,以正视听。

版号,大概是游戏业最好的遮羞布-有饭研究

其一曰,

版号停发,促进行业洗牌,把水分洗掉,留真章。

“一年游戏千万,有几个是真挣钱的?”

“没挣到钱的那些产品死了就死了吧,还把渠道价格,广告价格都炒高了真的烦。”

“用户都被教育了,换个皮复制一下的还有多少竞争力,有版号也是死何必浪费市场费。”

一旦资源稀缺了,会冷静下来,这个东西,到底分配给谁?给这个,到底值不值。

因为稀缺,也会更珍惜,花更多心思打磨产品、市场、运营的细节。

这种冷静之下,热钱更进一步撤退,toVC的产品开始绝迹,而换皮复制型的产品从上市阶段就开始丧失机会。

其二曰,

逼着厂商想更多的方法和模式,给中国游戏带来新的机会。

走出去、出海,是一种方法。新生的依赖微信的政策,也出来了一些跑量的小游戏、靠导量/广告生存。

人一般都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行业也是一样,不逼着,可能不会有这么多厂商热衷于“出海”。

如果说过去还只是少量公司选择出海,现在海外的增量市场似乎是国内游戏圈普遍的选择。

但是,在版号停发之前,已经面临了大厂占领发行资源的情况。

“早干嘛去了?”一位已经从事多年海外发行的商务如是说。

其三曰,

想着靠融资骗钱的,游戏洗钱祸乱市场的,可能可以清净清净了。

严控甚至禁止游戏影视类并购、上市的政策,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圈内不少排队多年的公司,由此转道香港股市融资。

有人将一些近期批评游戏行业的央媒报道,综合起来看,感觉要重压游戏行业。

其实最主要,是来自于已经借壳,或者独立上市的游戏股,在并购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加上股票市场持续走低。

综合版号停发,在资本层面带来了更深一度的冷静,会迎来裁员潮,但是这背后是更追求效率的市场。

其四曰,

游戏行业作为文娱产业的一支,离上面太远,不被熟悉,误解带来问题。

“其实是想多了,2000亿产值的行业,作品通常还没什么深刻价值观的东西,哪儿那么受关注。”

“家长们关注,主流媒体报道,误解多于了解。”

“以前是管得太少了,什么都可以上,不管价值观只看表面,我作为从业者都不想我小孩看到这些垃圾。”

作为中国最市场化的一个行业,我们过去总觉得自己离政府调控远,甚至尽量保持距离,有的业内优秀企业没拿过半分政府扶持。

“我妈还觉得我在搞小孩子玩的东西”。

你妈都不理解你,你让谁理解你是在做好东西?

你自己都看不起的换皮无灵魂的游戏,别人怎么看你?

其五曰,

版号,不过是个遮羞布。

“迟早都是要死的,版号来了,死得快点罢了”

“我们中国人,都没什么安全感才活得长”

“早干嘛去了?”

还是那句话,要做的,怎么都要做。

现实改变不了,不如换个角度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