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初,猫哥收到前同事老P被抓的消息后立马给老婆打了个电话,上来就是一句:

“还是你聪明!”

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发生在2018年6月,当时猫哥所在买量公司散伙,同事们分三批再就业。

能力强、资源广的去君海、益玩再战几年;稍差一点或不想干的,例如猫哥被老婆一通教育,直接转。

再有一小撮“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就转入灰色地带,投靠一些专门帮正经买量公司、游戏厂商造假,平事儿的社会哥。

其中老P投靠的是一个叫卓哥的男人,在变成逃犯之前,据说是圈里最罩的。

卓哥罩万物

卓哥的真名有好几个版本,比如猫哥版的梁文卓,漫灵员工老Z版的李卓和冰鸟前员工老A版的李卓越等等。总之个人信息里除了名字或绰号带个“卓”,其他都不好确定。

据多个广州、深圳地区的小买量团队的说法,卓哥这个人,或者说这个组织最活跃的节点是在2017年底和2018年4月。

第一波是对外声称手里有做流量劫持(利用恶意软件强制用户访问某些网站)不被发现的方法,能提供全套的数据作假、刷量服务;第二波是版号停发的第二个月,有消息说卓哥能找到大量版号,还能低价刷小游戏的量。

总的来算,传说中的“卓哥”最少能罩四类人

1.需要数据作假、玩劫持的中小买量公司。

2.需要快速刷业绩的游戏厂商工作人员。

3.需要低价拿私服、版号的运营商。

4.需要快速获得广告素材制作、投放渠道或者产品的广告主或流量主。

对应这四类人,卓哥提供资源推介数据作假竞品打击三种服务,从中赚取服务费和某些环节的交易差价返点等。

而之所以能罩得这么全,是因为他有贯穿买量工作各个环节的成熟资源,又能抓住各环节参与者的痛点。

平事儿靠本事

身为一个社会哥,卓哥存在的价值就是平事儿。也就是不择手段帮客户达成目标,创造缺失的元素抹掉不和谐的元素

知道得多和能办得多就是能把事儿平了的基础。

一般来说,一次买量或者说广告投放工作中,参与方有游戏商(广告主)、流量主两个大头。工作主要分素材制作、测试、投放、结算四个环节,如有需要再以此循环。

其中,游戏商的需求是投放广告,给游戏带量(注册、留存、付费),中型、大型厂商多有自行制作广告素材、找渠道做投放和科学测试、结算的能力。

而小型厂商能力有限,对素材要求也不高,多有外包、渠道推介、测试、结算一系列的需求,每个环节都能给卓哥揩油的机会。

例如在素材制作上,卓哥的团队就有三种获利方式

其一,游戏商如果要求原创,卓哥会以推介的方式介绍“大广告公司”给对方认识,报一个低于行业均价的价格,比如30秒的视频行业报价1w,广告公司报6k。之后实际制作交由兼职或外地小公司处理,卓哥和“大广告公司”(如某和、某视)分差价

其二,期间“原创素材”包,卓哥会留一份,卖给游乐、APPGrowing、ADHUB等广告联盟性质的买量平台。

其三,如果游戏商不要求原创,直接使用抄袭、低俗广告,卓哥众会以“内部价格”的方式给游戏商提供各平台使用账号,但其实卓哥和平台之间早有交易,并不开放应有的会员功能。收取的平台使用费,归卓哥、平台分账

其他几个环节里,渠道推介,也就是投放也是大头,主要获利方式是推介的返点和差价分成,这是对游戏商的。

另一方面,流量主的主要需求是做大、做长和变现,卓哥的主要获利环节则在测试和结算

这里面有两个事儿要平,一是帮流量主做大流量池,做出长线引流的可能。

二是帮其做出足够变现的引流表现。总而言之,就是帮流量主骗游戏商。

在测试阶段,初版素材投放之后,卓哥众会通过自有的机器、员工、劫持技术把测试互动率做高

之后首次投入阶段,有虚拟账号(网上用户信息自动录入)、虚拟曝光数据转点击量、搜索量转点击量几种工具做基础,冲第一波量,把首月留存做到5%-8%之间,双月留存做到3%左右,直到预付款消耗完毕。

最后,在结算阶段,卓哥的公司会做双面老好人。一方面和流量主联合做部分假数据,另一方面,要和游戏商以推介人的身份,曝光部分的“假”,再给一份所谓的由某机构检测的报告,传达“真”数据,以维护客户关系。

以此循环,通过卓哥,流量主、渠道获得了更漂亮的数据,以此哄抬流量价格,扩大收益;广告公司获得了不劳而获和提高素材制作报价的机会;数据机构也能换来流量主、厂商合作关系和公信力

因为其中多数依靠假数据、假合同换来的收益都不合法,作为中间人的卓哥众能在赚钱同时,一把攥住多个参与者的把柄,与之共分风险,共享利益,其中某个环节出事,就由其他参与方联合发生反击,形成了一套几乎立于不败之地的流氓体系

最终受害的,只有无力发声的,无力承担长期诉讼成本的小游戏公司以及莫名被盗用身份注册的玩家们。

真男人,玩儿大的

因为这次卓哥出事(据说并没被抓),手下如老P等员工要么被抓,要么做鸟兽散,有饭只找到了猫哥这一在出事之前和老P保持联系的知情人士,以及另一位辗转于卓哥式组织和某数字开头页游大厂的员工。

关于卓哥公司所犯罪名、涉案人员以及卓哥的下落都不明晰,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类组织依旧有存在空间,而且已有相似的组织和大公司、大流量主合作,准备做升级。

以DataEye、MoboData、热云数据、今日头条四家关于2018年手游买量的数据报告来看,尽管细节数据有较大出入,但有几点趋势是共识:

1.买量公司会减少,产品在持续增多

2.买量成本在增高(但实际上随着整体经济局势紧张海外的流量价格在降)

3.竖屏短视频、信息流广告、激励视频取代原有Banner和原生广告

4.买量,依旧是手游获量的关键和大成本工作,中小型游戏商需要更强势、专业的代理者

5.头部买量产品的品类、公司更多元

而针对以上数据结果以及从业者自己的判断,不仅腾讯、头条喊出了精密建模、精品内容、“70%”发行份额的口号,卓哥之类的社会哥们,也有所动作。

比如猫哥称,在2019年1月,版号审批重启之后,老P曾在群里说过以与某一线直播平台、某视频DSP、某短视频平台和某粉丝平台的管理人员达成合作,提供低价的竖屏视频、激励视频假露出服务(部分素材只有特定IP可以高频收到,然后平台提交假数据报告,利益由流量主、社会哥、游戏厂商对接人员分账)。

公司的服务对象,也将从原本xx传奇、xx鲲之类的粗放型买量产品,变成一部分有IP,有偏精细运营需求的产品,而流量主,也会从野鸡平台的整体合作逐渐变成大平台的个人合作。(也就是贿赂)

和这个消息相对应的,在2019年1月底时,老P的另一位同事也曾宣称和某广告联盟的工作人员合作,之后一个月,该广告联盟推出了“新精准模型”,号称粉丝6种行为,区分4类用户,并优化长尾流量等

据老P那位提前溜了的,话不多的同事介绍,该平台的模型其实只有一个商务用PPT和简要的图表生成器组成,具体假数据、假流程的逻辑,是卓哥找另一位大厂的“高手”花钱买的,而靠卖大厂模型逻辑、对应的数据生成程序获利的大厂员工,也并不罕见,成交价格据说在小几十万元之间,付费方式不明。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在如今这个时候,内容品质已经逐渐回到竞争核心上,但买量依旧不可或缺。

更高的获量成本、运营能力门槛势必会淘汰一部分劣质产品和流量主,但只要某几个环节有机会以个人为纽带达成某种灰色的利益关系,新一批的社会哥就还能罩得住,新一批的好产品,也依旧有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这是社会的损失。